探寻王府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恭王府 全景图 探寻王府

探寻王府

2023-10-23 07:0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恭王府作为现存清代规模最大的亲王府邸,内部建筑由多个四合院组合而成,是北京四合院文化的瑰丽代表。敞亮的院子、宽阔的正屋、秀丽的垂花门、灵巧的厢房,承载着百年来北京四合院人的生活日常,散发着经久不息的建筑魅力。

格局方正对称

北京的四合院,无论是民居小户还是王府宅邸,都强调中轴对称、正厢分明,基本格局大气沉稳。

恭王府位于什刹海畔,基地三面环水,在风水学上呈“金城环抱”之势,有“藏风纳气”之意,属大吉的地形。此外,恭王府的府邸和花园前后两部分宽窄不一,前窄后宽,取风水学上的“纳贵聚福”之意。

恭王府的整体建筑分为“三路五纵”,“三路”是指府邸的整体建筑分东、中、西三路,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。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,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,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,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;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,后进院落正房名为“乐道堂”,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;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,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。“五纵”是指王府纵向共有五进院落,暗合风水五行。因此,恭王府“三路五纵”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古代四合院式建筑在风水学中的三元思想及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五行理念。

恭王府中路 银安殿及嘉乐堂

恭王府东路 多福轩及乐道堂

恭王府西路,葆光室及锡晋斋

空间尊卑有序

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体制中,家庭内部有鲜明的等级划分,四合院的布局便是这一思想的直观体现。家长、子女、佣人等不同阶级的家庭成员所拥有的建筑,需通过其所在的位置、朝向、宽窄、高低来将这种尊卑有序的伦理意识含蓄的表现出来。

整座府邸由严格的中轴线贯穿,大殿殿顶使用绿琉璃筒子瓦和吻兽,是亲王身份的体现。恭王府谨遵清代的等级观念,从建筑布局方位、形体大小、结构到装饰设计,处处都凝结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规范。

以府中重点建筑锡晋斋和多福轩为例。首先,王府各所均以四合院布局,三路院落以东西夹道相连,锡晋斋南侧为七间卷棚屋顶,北侧连歇山式五间抱厦,这种屋顶结构集成延续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,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。同时,锡晋斋采取内檐楠木仿宁寿宫上下仙楼内饰,随多有僭建,但是其结构堪称恭王府中最为独特,最能体现阶级地位的建筑。

锡晋斋

多福轩也是完整四合院,“院南面是五开间的二宫门,北面为带有月台坐北朝南的正殿及耳房,东西两边为厢房和耳房。其中正殿面阔五间前后出廊,屋顶为硬山卷棚顶,上覆灰色筒瓦,垂脊带兽;殿前月台方砖墁地,东、南、西方向各有石台阶一处。”其考究的布局及奢华的细节,无一处不体现出府主的奢靡生活及社会地位。

恭王府历代府主身份高贵,因而整座宅院的建制属于“王府”的规格,但每一代府主对王府建筑都有着不同的使用和新的修葺。和珅时期,位于恭王府西路的锡晋斋是和珅奢靡生活的核心区域;庆王永璘时期,东路多福轩为其居所;恭王府时期,恭亲王奕䜣重修府邸,开启了恭王府建筑的鼎盛时期,这个期间,不仅建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恭王府花园,还将东路乐道堂改为生活起居之所,而多福轩成为了恭亲王的接待场所。

一座恭王府,将北京四合院瑰丽旖旎的建筑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。一幢幢正房、厢房、垂花门、月亮门、后罩楼等雅致华美的建筑,将王府空间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院落,把博大精深的四合院文化铺展在中华土地上,让华夏文明流光溢彩。小福在此邀请您闲暇之余来恭王府赏美景、品鉴建筑艺术之美!

在下一篇文章中,小福将会重点介绍恭王府的影壁、月亮门、垂花门等营造出“曲径通幽”意境的建筑,敬请期待吧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